圆梦故事
感恩这么多年,一路走来,风雨相伴的朋友们,人生没有来生,只有活好当下,有能力为社会、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,问心无愧,记录点滴,作为美好人生回忆的一部分,与朋友们共勉!
小时候,我就是一个会经营的人,刚刚才几岁,我就会做很多家务事,当时农村条件很差,尤其是我们家,穷的一无所有,但是我们家是村里zui干净的一家,我们兄弟姐妹每个人都很勤快,养鸡鸭、放牛、养长毛兔、做简单的饭、打扫卫生,样样做的有条不紊。养蚕我也是好手,捞鱼摸虾也不在话下,因为经济原因这样断断续续上完了小学,不得不利用暑假,想尽办法,凑够了开学的报名费,我终于又可以坐在教室里上学了,而我的很多小伙伴,却只能在读完小学就走向社会了,成了我们那一代人终生的痛。
当我跌跌撞撞在经济极其拮据中读完高中,确认没有上学的机会了,我真的哭过,甚至看到别人背着书包都很难过,与学校无缘了,我发誓与书结缘,很幸运,良好的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,除了生病,每天都会看看书。
1998年夏天,我在江苏打工,经常留意媒体上面发布一些贫困孩子的资料,就萌生了帮助家庭困难的孩子上学的念头,我家乡观念比较浓,我想,我是安徽人,要帮就帮安徽的孩子上学。于是,我就请在安徽的朋友给我发一些贫困生资料,他给我寄来了日期较近的《皖江晚报》,记得上面有五六个孩子的照片和家庭情况介绍,都比较贫困,是安徽省妇联在全省实施的“春雷计划”项目,我给报社打电话,既高兴又失望,高兴的是可以帮助孩子上学了,可是,得到的信息是,已经被人认领完了 ,失望之余,报社的人很热情,他们把金寨妇联的电话号码给了我,我又辗转和金寨对接上了,因为“春雷计划”是由各级妇联具体负责实施的,效率很高,没过几天,他们就把推荐的两个女童资料寄给了我,让我选择一下,这又让我犯难了,跟希望工程那个大眼睛女孩差不多,满眼期待,不失灵气,我舍不得放下哪一个,怎么办?当时我的年收入只有一万左右,而资助一个孩子,按照“春雷计划”需一次性付清五年小学费用,每人五百,没办法,我只有和夫人商量,干脆一咬牙,两个都要了,就这样我一次性帮助实施了两个“春雷计划”的女童。1998年9月1日,我押车送货去威海,一路上看到很多孩子背着书包去上学,我眼含热泪,目送孩子们到好远的地方,我心里默默在想,我帮助的两个孩子,一定也是背着书包,蹦蹦跳跳去上学了,当年她们俩都是七岁,美好温馨的场景一直定格在我的记忆里。我想,再多的钱也不一定换来这么美好的回忆。
经过频繁的书信往来,和孩子们的感情与日俱增,2000年春,我带着家人,踏上金寨这片红色的土地,来看望孩子们了,当我一路颠簸,来到白塔畈乡郑堂小学,我没有通知除受助家庭另外的人,只是去路边小店问了个路,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,让我颇受感动,得知我是天长来到,我为孩子们买礼品他们不收钱,问路就干脆送我到孩子家。
虽然已经是新世纪,我还是被震撼到了,那是在安徽农村校舍改造之前,几间校舍东倒西歪,里面用好多木棍支撑,连一块像样的黑板都没有,我当即掏出了钱,请当地的木工,为他们修缮了黑板。
家庭走访更是触目惊心,老区当时的医疗条件不是太好,加上传统观念,近亲结婚也有一定比例,很多家庭受影响,改革开放好多年,农村面貌没有完全改变。郑堂小学属偏远小学,校舍改造滞后,经过初步调查,当年该校在校生贫困发生率超过60%,教学教育设施设备欠缺,令人痛心。看到这一切,我默默记下了,我想我要尽我所能帮助这些孩子,改善他们学习、生活境遇。
2000年起,每年都去一次金寨,看望慰问孩子们,尽量为他们做些改变,功夫不负有心人,2003年以来天长先后有十多位朋友加入到金寨助学中来,至今没有间断,令人动容。
邵研祥是秦栏一个普通居民,当了解到我在金寨助学后,义无反顾加入进来,为金寨一个叫张思荣的小姑娘,改变命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。2003年5月长假,我按惯例来金寨郑堂小学看孩子,走访慰问学生家庭,来之前受几个朋友委托,为他们收集贫困生资料,供他们选择资助。雨天的山路泥泞湿滑,我小心翼翼走在路上,遇到一个面容姣好的小姑娘,一路攀谈起来,通过汇总信息得知,她是一个弃婴,被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奶奶收养,老奶奶有个近六十岁的儿子,没有结婚,三个人共同生活在不足30平方米的土屋里,土屋看起来有上百年的时间了,只有1.5米高的样子,看看孩子的作业,虽然稚嫩却也清清爽爽,我非常喜欢这个小孩,通过和她的家人沟通,就直接为她和邵研祥对接起来,经过十多年的助学,张思荣一直读到大学毕业,期间资助一直没有间断,孩子跟我讲,要不是邵爸爸帮助,还不知道自己会活成什么样子,邵研祥为了张思荣上学,共花费十几万元,可以这么讲,没有天长老板的帮助,就没有今天的张思荣。2019年张思荣结婚了,但是他们之间的感情没断,一直以父女相称,两个家庭走动频繁,其乐融融。
2003年,在我资助的第一个家庭,二姑娘也已经到了上学年龄,因为她母亲生病,没有劳动能力,上面还有高龄的爷爷奶奶,爸爸没办法外出打工,孩子上学还存在一定困难,怎么办?我想到了秦栏的另外一个朋友,把他和黄总对接上,按照正常助学程序,一直到大学二年级,期间因为家庭变故,我也加入到帮助该户的行动中来。帮助该户家庭的故事从1998年就开始了,1998年我开始资助的双女户小易家庭,是“春蕾计划”推荐的特困户,一直资助到其高中毕业,期间邀请他爸爸到我厂里打工,因其健康原因,干了不久,就回去了,小易高中毕业后,成了家里主要劳动力,也来到厂里打工挣钱,但是她母亲有严重的抑郁症,放在老家不放心,为了方便照顾她母亲,我把她父母亲接来,父亲在厂里打工,母亲在厂里疗养,后来因妹妹需要陪读,一家人再次回到老家。为了照顾家庭,小易只有在老家县城打工,老家的工资很低,根本不能负担家庭费用,一直受到我们资助的妹妹正在紧张的高中学习阶段,为了不影响妹妹学习和妈妈的身体恢复,我出资五千元,为她们在金寨县城租了一间房,让妈妈早晚可以陪伴在一双儿女的身边,让一双可爱的儿女可以随时照顾生病的妈妈,功夫不负有心人,懂事的妹妹2016年以优异成绩超越安徽二本分数线,她妹妹上大学,我继续资助学费到2018年。后来,由天长市文明办牵头,根据真实故事创作的情景剧《好人就在身边》,在天长各大乡镇巡演十多场,社会反响热烈。
饶先娥,一个被病患折磨的几乎失去生活希望的山区女孩,因为遇到一群天长人,而改变命运。2007年,身患疾病的饶先娥的资料摆在我面前,我陷入了矛盾之中,助学几年来,我们帮助的孩子都是健康的,基本只是助学,对于这样一个孩子,身体有残疾而且还在进一步恶化,怎么办?我思来想去,决心要为她找个有实力的老板,让她得到更好的照顾,经过对接,我把她介绍给了李正祥,双方一开始也是按照助学模式走的,渐渐地天长老板了解到她的实际情况,邀请她利用暑假来天长,当饶先娥父女俩出现在李正祥面前时,一下子惊呆了,小姑娘患大腿肌肉萎缩,不能正常走路,李正祥了解后,当即和天长中医院王洪海医生联系,为方便救治,为她从南京请来了医生,两年暑假当中,分两次手术,没有要饶先娥花一分钱,包括护理费及住院期间生活费等。再见饶先娥时完全是个健康快乐的大姑娘了,2019年我们去金寨回访,正好是国庆长假,碰到饶先娥,已经在合肥忙着大学毕业以及找工作的事了。感激自不用说,关键是小姑娘变得特别漂亮和自信,她的养父竟然要跪下来向我们致谢,我们好一阵感动。
金寨助学23年来,共为27名学生提供不间断助学,为他们走出大山,实现人生理想,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如今的金寨,变化是翻天覆地。每次去我们都要去拜拜红军广场,现在生活好了,我们******不能忘记先辈们的牺牲精神,和平年代的我们也要为社会贡献微薄的力量。
2012年秋,一场虞秀芝事迹报告会,改变了我们的做法。当年中国好人李宏祥同志为虞秀芝做的报告会历历在目,深受感动,在报告所在地高庙九年制学校,有那么多困难学生,我们助学跑到外地,想不到我们身边就有许多需要帮助的人,于是当场和李宏祥商讨助学事宜,从此在天长的助学活动越做越大,越做好,也确确实实改变了很多孩子的命运。我们助学助困,忙的不亦乐乎,在天长从事慈善近十年来从来没有间断过。
秦栏人帮助段亚静募捐治病款的事,当年在秦栏可谓轰动一时,2014年,十八集中学学生段亚静身患白血病,急需救命钱,当时允许搞广场募捐,当年,秦栏的自愿组织还没有,志愿者也只有几名,我和王柱成两个人,经过前期摸排认为,为她广场募捐十万元应该不成问题,我们两人利用三天时间,跑了近百家工厂,为广场募捐造势,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,一场声势浩大的广场募捐活动,在秦栏政府广场举行,募捐现场高潮不断,感人场景至今历历在目,当场为她募捐到十六万多元善款。不久医院传来消息,其父和她配型成功,可以入仓,为接下来的骨髓移植做准备,可是因为经过大量用药,到了医院条件成熟时,孩子入仓钱又不够了,当时只要凑够了入仓的钱,孩子可以马上得到治疗,如果不够,当天产生的费用扣减,资金缺口会更大,那么及时入仓难度更大,可能就会失去救治的机会,当时的情况是,该捐的已经捐了,有可能再也募捐到钱,或者也根本来不及募捐,她的父亲电话打给了我,并说明了情况,听得出来,几乎是哀求的声音,其实前期我已经捐了数千元,我也不是很富裕,但是我想,如果这个时候不救,我会后悔一辈子,我毫不犹豫就又追加了六千多元,为孩子凑足了入仓的钱,让孩子及时得到入仓。经过及时治疗,不久后孩子康复出院,目前段亚静已经走向社会,正健康地成长,经了解孩子将于2022年结婚,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啊。
2013年,在社会提供的贫困生信息中,张铺中学陈春艳的情况,引起了我的注意,该生学习刻苦,成绩优秀,父亲病故,母亲离家出走,至亲不问,爷爷病重,奶奶多病且残疾,家庭条件不堪入目,
生活得不到保障,了解这一情况后,我立即安排负责天长西片的协会爱心妈妈,张爱华老师走访,通过了解认为情况属实,我随即和协会爱心人士王锡胜商议,因为情况特殊,需要帮助不是平时助学的范围,王锡胜当即答应与我共同资助陈春艳,经过7年时间,圆满完成了助学任务,期间张爱华不辞辛苦,完成了爱心妈妈的角色,多次到陈春艳家里和学校进行关心慰问,帮她买衣服,买生活用品,王锡胜几乎来一次天长,就会去看望孩子一次。2018年,陈春艳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。多年的相处,陈春艳和协会三个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。7年来,数万元的助学款,没有白花,陈春艳由内向,“不懂事”,到自立自信,让我们志愿者由衷的高兴,这个助学故事被安徽电视台和多加媒体报道。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。
2013年暑假,在公益群例行走访中,了解到天长市卢龙社区,有一户特困家庭,陶武春当时上初二,孩子父亲胃癌术后,不能干体力活,母亲智障,几乎没有劳动力,家庭接近零收入,急需救助,经研究,决定由王柱成负责对接该户,平时经常安排协会人员走访,七年间王柱成夫妇付出了大量的心血,时刻关注这他的一切,家庭贫困一点也没有影响陶武春的学习生活,直到陶武春大二结束。
2014年,接到新华中学老师求助,我利用骑自行车锻炼的机会,来到仁和一个困难家庭,经实地了解,该户两个男孩,父亲病故,女主人一人带两个男孩,确实压力不小,当我说明来意,她觉得很不好意思,了解了情况后,我把她推荐给协会资深志愿者俞如兰,经过七年来的相处,俞如兰和这个家庭相处的和一家人一样,大孩子去年高考,小的中考,俞如兰表示,一定会按照协会规定,再帮助大的两年。小的会继续帮助。
2015年,经中国好人李宏祥推荐,王国栋对接了一个特殊家庭,孩子上初中,还有一个弟弟上幼儿园,他们的父亲四次违法犯罪被判刑入狱,姐弟俩的母亲离家出走,家里穷的揭不开锅,协会法人接下任务后,经常带上爱人,一起去看望慰问两个孩子,每年按时送助学款,经常接孩子来秦栏小住,逢年过节还为孩子添置衣服,送慰问品,俨然把两个孩子当成自家孩子看待。目前姐姐快走向社会,弟弟还在读小学,在王国栋夫妇的关心下,正健康快乐地成长。
2016年,在众多对接的家庭中,天长中学有一个品学兼优的女生周某,父亲几年前中风,母亲为了照顾她上学和生病的爸爸,在天长陪读,家庭收入较低,黎仁岭为了使这个家庭尽早摆脱困境,一方面为孩子找了一个有实力的爱心人士黎仁月进行“一对一”帮扶,另一方面,主动为她患病的爸爸联系治病,多次开车带他到外地治病,经过积极治疗,目前病情好转,恢复的比较理想。同时协助其申领政府救助。协会优秀会员,天长市人大代表黎仁月,先后资助十多名学生,在他资助的众多受助学生中,为周某提供的帮助zui大,黎仁月的帮助,极大的改变了他们的生活,使该家庭减轻了不少压力。今年回访中了解到,孩子准备考研,如果需要帮助,我们还会继续帮助她。
郑满云加入协会以来积极参加活动,2017年夏天,协会收到求助信,铜城镇一个特殊家庭,孩子叫王东美,学习非常好,她母亲离家出走,父亲生病,没有劳动能力,郑满云主动要求对接,四年多来,郑满云夫妇对待孩子就像家里的孩子一样,一年四季衣服,生活学习用品都及时到位,去年孩子生病,郑满云和协会爱心妈妈黎仁兰多次往返,为孩子做检查、买药,很快孩子就恢复了健康,郑满云和王东美良好的互动关系,成为“一对一”助学工作的典范。
每年除了固定“一对一”助学活动,由协会志愿者个人对接,协会监管外,我们协会还每年做一些集体公益项目,有的是一次性的公益活动,有的是连续性的公益活动项目,为新民村部安装高杆灯,就是一个公益活动,2017年我在收集社情民意时。我了解到若大的村民广场,晚上照明严重不足,影响居民休闲活动,我想,如果有一盏高杆灯就好了,我第二天找到生产厂家,询问费用事宜,zui后谈妥价格,我带头出资五千元,不到一个小时,所需费用3.8万元就筹集到位,厂家很快安装到位,现在的村民广场,晚上亮如白昼,村民们方便多了。
AED是自动体外除颤仪,俗称生命急救仪,是在发生心脏猝死的情况下,能zui简单的帮助病人恢复心跳的一种仪器,是一种比传统心肺复苏更有效的仪器,在发达国家和地区,许多公共场所如车站、体育场、机场、学校等地均有配置,但由于价格昂贵,国内公共场所配备数量有限。在安徽配备的地方更是寥寥无几。
2016以前,天长市数次发生心脏猝死事件,其中以学校等人员密集区居多,黎仁岭参加市两会期间,协会的政协委员、人大代表了解这一情况后,他回来就和协会的志愿者商量,达成共识后,立即着手准备,为秦栏镇中小学安装AED开始筹备,资金在短短的时间内准备到位,紧接着设备询价,人员培训,设备安装等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。在天长市红十字会的共同努力下,设备以出厂价买来,安装后,又对中小学的全体师生进行了急救知识培训。
从AED项目迅速实施,说明大家的健康安全意识有了很大提高,更说明作为安徽经济发达地区的秦栏镇,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上,已经远远走在安徽前列,关心学校、关心教育早已蔚然成风,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志愿者的辛勤付出,不希望真的用到AED,但有备无患的安全意识不能少。2020年“六一”前,协会又花了1万多元,为新华九年制学校,安装了一台AED,2021年协会为官桥九年制学校安装一台AED。
2018年春,新华九年制学校的求助信送到协会办公室,“爱心妈妈”黎仁兰接待了他们,经了解新华有个特困户,姐妹两个,父母都是残疾人,姐姐抑郁症,妹妹在学校上四年级,成绩优秀,懂事乖巧,但缺乏正常的关爱,收到求助后,协会按照正常程序,入户调查,看看是不是符合资助条件,也许是冥冥之中的缘分,小姑娘一看到黎仁兰,就特别投缘,她们聊得特别亲,黎仁兰随即表示,这个孩子由她负责对接,简单的一句承诺后,是三年来无微不至的关爱,黎仁兰俨然成了孩子的妈妈,她事无巨细,亲力亲为,把个小姑娘照顾的面面俱到,小姑娘也没有让她失望,正以优异的成绩和超出年龄认知的情商回报黎仁兰、回报协会、回报她的父母和姐姐。
感人故事不胜枚举,每一个助学结对,就是一个温馨的小家庭,在所有接对的138个孩子中,我们没有主动放弃过一个,都是严格按照协会初期要求,延续至今的,在这些孩子中,起码有八十个,他们的命运会因为有我们而深刻改变的,我相信孩子们内心会对我们这个团体、对社会一定怀有感恩之心的,将来等他们走向社会,这种爱心传递,会被大大地放大的。
多年来协会志愿者的敬业精神堪称伟大 ,在协会大大小小的基金会成立方面,协会领导李广森、林富余、郑如平等,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,只要协会决定下来,他们就义无反顾,带头出钱出力,由于他们的带头作用,协会的基金会运行良好,社会效益和作用明显。协会内,爱心妈妈俞如兰、黎仁艳、王玉香、黎仁兰、张爱华等,在协会走访、慰问受助人,关心女童方面,工作尤其突出,随喊随到,真正成了孩子的贴心人。协会多年来的努力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肯定,协会先后获得:“天长市热心公益奖”、“天长市红十字博爱奖”“天长市优秀志愿者组织奖”、“滁州市优秀志愿者组织奖”;协会有4人获得“滁州好人”、3位获得“天长好人”,1人获得“安徽省优秀志愿者”、“天长市道德模范”、1人获得“滁州zui美家庭”、多人获得“天长市文明家庭”等光荣称号、获“xj****工作者”“zui美劳动者”“星级志愿者”称号,协会目前有滁州市人大代表一人,天长市政协委员一人。
随着社会进步,贫困人口数量减少,我觉察到,不需要那么多社会力量扎堆助学,我们要做好慈善延伸,对那些因病返贫、遭遇特殊变故致贫,在所有国家政策都覆盖下,仍然不能正常生活的家庭,给予生活帮助,一些社会想办暂时还不能办的事情,我们协会出点力,比如我们每年做好“一对一”助学工作时,尽可能选择一两个公益项目,帮助一两个家庭,坚持为周边学校添置AED等。既坚持协会特色,又做适当延伸,对培养志愿者社会责任感具有极大的作用。我们还积极参与兄弟协会的慈善活动,十多年来,足迹遍布天长城乡。
我们将继续我们的公益之路,为创建美好乡村,守好安徽东大门,不丢安徽人。
未来慈善之路只有在党的领导下,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、不断创新才能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。
总结我们协会的工作方法,多年来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做精做细:
一 、创新工作的典范—特别关爱计划:
针对家庭困难、监护缺失等情况家庭的孩子,为他们订购牛奶保障身体健康成长;找爱心妈妈确保青春期孩子的身心健康;联系老师让他们学习上多一道监管。
二 、点滴关爱—成就孤残儿童的梦想:
个别身体缺陷孩子,如果及时治疗,完全可以恢复健康,如果在孩童时期不加以干预,会留下终生遗憾,我们全程跟踪配合,让孩子过上正常人的生活。
三 、安徽******—镇级中小学同时配备AED
发达国家已经将万人拥有AED数量,作为考核居民生活质量的标准之一,加上近年来猝死事件时有发生,该设备的添置给大家多了一重保障,我们已经连续四年,每年为周围人群密集区增加一台。
四 、广场募捐的主角—大病家庭的贴心人:
以前该活动不失于困难家庭的一种募捐方法,现在法律禁止,但是遇到特殊情况时,我们会用类似的方法,为多人解决了资金困难,社会效果良好。
五 、病困家庭的福音—小小基金会
基金会******是慈善的保障,我们协会“一对一”是由个人出资,属于协会内的个人项目,而其它费用、集体项目,不能一有事就筹款,基金会的收益可用于这类的开支。
六 、特殊的广告—我们一直在努力。
困难学生资料搜集,一直靠学校提供,我们的助学标准也有特别的地方,为了使困难学生及时得到帮助,我们采用微信发布,做资料搜集的第一步。后来直至确认帮助,就要靠我们志愿者的辛勤付出了。
广大的志愿者多年来付出了相当的辛苦,本人对协会负有主要责任,管理比较苛刻,也受到一些人的误解,协会目前总的来说运作还好,没有出现任何负面影响。希望我们的付出,能够给更多缺少关爱的孩子,带去温暖。圆梦故事每天发生,圆梦故事正在延续!
天长市圆梦助学公益协会简介
—数字圆梦
天长市圆梦助学公益协会成立于2019年,她的前身是天长市助学公益群,主要从事“一对一”助学活动,从1998年起至今的24年里,先后帮助金寨27位学生完成或正在完成学业,同时包揽数位家庭特困学生上学期间的生活费用或医疗费。
从1998年开展“一对一”助学活动以来,共帮助153名学生完成或正在完成学业,目前在校的还有65名,完成对接的大学生共有37名,所有受助学生均按协会要求,不管从什么年级开始对接,一直帮助到大学二年级结束,期间,不但为他们提供助学金,还有重大节日慰问金,过年服装等,连续三年,协会所有会员花费总善款在25万元左右。协会还根据不同受助人的情况,为部分孩子长期提供营养奶,为特殊家庭的孩子提供“爱心妈妈”服务等。
多年来协会还为因病致贫、因病返贫家庭提供资金,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,组织参与秦栏所有募捐活动,参与天长许多患病学生的救助工作,同时协会还为周边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,其中秦栏新民村部高杆灯是由协会会员捐建的,为秦栏中学等四所学校安装了“除颤仪”,为孩子们提供安全保障。连续举办三届秦栏小学书法比赛。
协会现有核心会员62位,据不完全统计,截止目前,协会共为社会提供善款近300万元。天长市圆梦助学公益协会是目前天长范围内助学工作做的***好的,协会硬件在天长也是数一数二的,协会拥有良好的文化氛围,有自己的会标,自己的会歌,有标准的办公场所。协会所有志愿者,每年社会服务总时间超1000小时,每年走访慰问行程超5000公里。协会自开展工作以来,对接的153个学生,档案资料齐全,更是一般协会做不到的。协会在大家集体努力下,正以昂扬的斗志,饱满的热情,时刻为社会、为弱势群体奉献着,正如协会会歌所唱:奉献使我们的青春得到绽放。
附:圆梦公益协会会歌
助学之路-爱在天长
作词:黎仁岭 作曲:王李超
一 寒来暑往,我们尽情享受,因为有爱,使我们的内心抚,因为有爱,使我们学生时代,充满晴朗天空,普天一家人让我们不断的努力,携手把爱的种子播撒在校园内外。四海一家人,让我们继续前行,共同把奉献精神,传播到角角落落。伸出你的手,伸出我的手,让我们紧紧地紧紧地手拉手,和善的微笑,迷人的眼神,让我们轻轻地轻轻地来拥抱。
二 、花开花落,我们默默坚守,因为奉献,使我们的青春得到绽放,因为奉献,使他们孤***的心灵,拥有七色阳光,普天一家亲,让我们不断努力,携手把爱的种子播撒在校园内外。四海一家人,让我们继续前行,共同把奉献精神传,传播到角角落落。伸出你的手,伸出我的手,让我们紧紧地紧紧地手拉手,和善的微笑,迷人的眼神,让我们轻轻地轻轻地来拥抱。
天长市圆梦助学公益协会
黎仁岭
2022.08
助学感想:24年来感人故事不胜枚举,我们也确实改变了很多孩子的人生,甚至在救助他们生命时,起到了决定作用。可以这样说:没有圆梦助学,就没有他们的今天,但是,我们也遇到了很多不开心的事,部分家长和学生的奇葩想法和做法让人费解,虽然我们一再强调,我们不图回报,但是,慈善是需要传承、需要延续的,我认为不懂感恩,就不值得帮助,感恩教育要在今后的助学活动中常抓不懈。爱人者,人恒爱之,所有志愿者的无私付出,都应有爱的回报,包括社会的认可。
